中新網昆山6月24日電 (黃瑩)24日,昆山警方向媒體披露“2014-258”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偵破過程。
  今年5月25日,昆山警方在廣東揭陽和昆山兩地同時收網,一舉抓獲18名涉毒犯罪嫌疑人,成功偵破“2014-258”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繳獲毒品冰毒12公斤,涉案汽車3輛,成功摧毀了這一從廣東至江蘇蘇州地區的販毒網絡。該案也成為近年來蘇州禁毒部門查獲的單起毒品冰毒數量最多的案件。
  源起3克零散冰毒
  2013年2月,警方在工作中查獲了一名姓李的吸毒人員,從他身上搜出了3克冰毒,民警隨即對毒品的來源進行了追查。
  據李某交代,這3克冰毒是他從一個叫“大毛”的昆山人那裡買來的。雖然已多次購買冰毒,但李某坦言自己一次都沒有見過對方,每次都是電話聯繫,他將錢款匯到”大毛”的賬戶後,對方跟他講毒品的藏匿地點,讓他自行取貨,有時在橋邊的縫隙里、有時在雜亂的草叢中,甚至有時還會被埋在樹下的泥土裡。
  雖然該起案件中,毒品數量不大,但敏銳的民警很快就覺察到這個叫“大毛”的人不同尋常,手段很隱蔽,反偵查意識極強,絕非一般的販毒對象。
  此後,民警根據李某提供的“錦溪口音”這一線索,將“大毛”列為重點調查對象,追查他的真實身份。
  通過梳理、比對、甄別,警方最後突出了一名姓陸的重點嫌疑對象。此人曾在2009年因製造、販賣毒品被警方拘捕並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有一定的化學品製造知識,2011年1月刑滿釋放後一直無業,卻長期駕駛一輛價值20多萬元的小轎車,且在昆有多處居所,情況十分反常。而最重要的是,民警調閱前科案卷後發現陸某以往的販毒經歷、交易手法也與此案中的情況十分吻合。
  揭開跨省販毒網絡
  在隨後的調查中,警方發現陸某果然“不同尋常”。平時深居簡出,偶爾外出時也從不按正常的行車路線行駛,經常突然剎車、闖紅燈、掉頭,對異常情況的警惕性也非常高。處理毒品時更是異常精明,毒品、毒資的往來交易都極為隱蔽,交易方式也變化多端,與買家聯絡提及毒品毒資時均用暗語交流,且暗語經常不定期變換,給警方的調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然而,陸某越是謹小慎微,民警對他的重視程度越高。顯然,在他的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個龐大的販毒網絡。
  時間一晃到了2014年,經過近一年時間的不懈調查,一個以陸某為首的販毒團夥終於浮出水面。經查,陸某手下共有兩名馬仔,張某負責與上線聯繫拿貨,並按照陸某的安排向下線出貨。另一名馬仔王某則只負責向下出貨,聯繫下家。張某和王某都還有各自的下線,毒品在他們之間層層流轉形成一張蛛網,犬牙交互,盤根錯節。而他們的毒源主要來自廣東揭陽和東莞,毒品運到昆山後就地分裝販賣,團夥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各項事務均由專人負責,整個購、運、銷網絡十分嚴密。
  同時,警方還發現該團夥的涉毒數量極大,每次進貨數量均在公斤級以上。鑒於此案涉毒規模巨大,警方將該案申報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2014年4月30日,公安部批准此案為毒品目標案件,代號“2014-258”。
  利劍直指“白色惡魔”
  2014年5月中旬,偵查人員發現陸某的一個馬仔張某突然駕車離開昆山前往廣東,顯然他們又準備去進貨。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張某還特意多帶了一個人一起去,這就意味著這一次的毒品交易量將更大。
  經專案組綜合分析後,認為抓捕收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此後,專案組將參戰民警分成三組:一組緊跟張某直奔廣東揭陽,伺機人贓並獲;一組在昆山緊盯陸某,密切關註他的一舉一動;另一組對團夥的其他成員進行布控。一旦馬仔張某在廣東落網,在昆各組立即實施集中抓捕,務必要將這個潛伏在昆山的販毒團夥連根拔起。
  5月25日凌晨5時許,赴粵工作組在廣東沈海高速揭陽段收費站成功將進貨後準備返回昆山的張某及揭陽的上家陳某等人抓獲,併在張某的車上繳獲毒品冰毒12大包共計12公斤。
  獲悉張某落網後,昆山各組也立即展開行動,在陸某的暫住地將睡眼惺忪的他牢牢控制,毒首就此被擒。在其房間內,民警還起獲了3發自製子彈、少量毒品、吸毒工具以及用於操作網銀轉賬交易的筆記本電腦、作案用手機等證物。與此同時,其他各路抓捕民警也紛紛傳來捷報,剩餘的13名團夥成員也被悉數抓捕歸案。
  經審查,陸某交代了自2013年1月以來,勾結部分吸毒人員進行販毒犯罪活動,逐步發展成一個擁有10多名團夥成員,專門從廣東揭陽、東莞等地購買毒品,後運至江蘇蘇州地區進行販賣的犯罪事實。
  18名團夥成員,12公斤毒品冰毒,這也成為昆山公安乃至蘇州禁毒史上破獲的單起冰毒數量最大的案件。
  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審查中。(完)  (原標題:昆山警方成功摧毀跨省販毒網絡 繳獲冰毒12公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q66rqoa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